固态锂离子电池
时间:2024-07-18 作者:超级管理员
应用场景:
分四个模块介绍:
a)固态锂离子电池-正极材料制备
l 关键难点:高镍正极材料的表面副反应复杂、锂镍混排严重,造成材料充放电循环性差、热稳定性差。
l 主要进展:开发了W/Mg、Ta/Mg等新型双离子掺杂改性技术,通过双离子掺杂诱导表面重构,优化表界面结构稳定性。实现高镍正极材料批次产量达1.26 kg,0.1C下放电比容量最高达235.46 mAh/g,全电池在0.5 C下循环5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7.9%,达到指标要求。
b)固态锂离子电池-负极材料制备
l 关键难点:硅基负极材料的嵌锂后体积膨胀大,难以保持长循环稳定性。
l 主要进展:开发出多款新型结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,实现循环500圈后比容量达923 mAh/g,容量保持率达81%的参数指标;基于硅碳负极材料复配石墨批次产量达百克级,累计产量达公斤级。
c)固态锂离子电池-电解质材料制备
l 关键难点:常规固态电解质锂离子传导能力弱、机械性能差、耐高压分解能力弱与对锂稳定性难以兼具,导致电池循环寿命较短。
l 主要进展:开发了三明治结构、盐包聚合物结构、双层异质结构、3D交联复合结构等类型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,已能达到离子电导率>10-3 S/cm、机械强度>5 MPa的性能指标。
d)固态锂离子电池-软包电池制备
l 关键难点:常规固态电解质锂离子传导能力弱、机械性能差、耐高压分解能力弱与对锂稳定性难以兼具,导致电池循环寿命较短。
l 主要进展:开发了三明治结构、盐包聚合物结构、双层异质结构、3D交联复合结构等类型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,已能达到离子电导率>10-3 S/cm、机械强度>5 MPa的性能指标。